18日上午,國內首家綜合性橋梁博物館在武漢開館,近千件與橋梁相關的珍貴藏品集中展出?! ?/p>
步入建筑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室內展館,在一段“話說趙州橋”的小調中,橋梁發(fā)展史拉開脈絡,“一橋一景”漸次展開。在古代橋梁展區(qū),不靠鉚釘,9根木棍就搭出了一座“虹橋”;穿越武漢長江大橋的場景裝置,當年如火如荼的橋梁建設場面仿佛就在眼前重現(xiàn);把相機平穩(wěn)對準大勝關長江大橋的微縮模型,竟可拍攝出火車駛入的動態(tài)景觀。同時,博物館里,近千件與橋梁相關的藏品也集中亮相,包括武漢長江大橋建設者使用的鉚釘風槍、南京長江大橋的陶?;炷?、白玉蘭燈,以及被譽為“水下尖兵””的潛水工人胡寶玲當年穿過的潛水服等。
武漢橋梁博物館館長成莉玲介紹:這一套設備的話是有80多公斤,而且一個潛水員要下水的話,當年要有4個人輔助他,才能夠穿得進這個重潛的設備,然后它是要潛到大概六七十米以下。
另外,博物館內還有一個由多種互動設備構成的橋梁互動體驗區(qū),參觀者可以坐上VR賽車,體驗一把在港珠澳大橋飛馳的感覺,還可以在5D影院觀看動感十足的影片《喬喬帶你看大橋》。在影片構筑的5D場景中,參觀者坐船行過趙州橋會被翻起的水花“打濕”手背,從高空俯瞰港珠澳大橋時仿佛伸手就能撫摸到“云彩”。
成莉玲:通過影片可以感受我們中國最早的跨海的石梁橋,就是洛陽橋上面當年的繁華。包括現(xiàn)在的這些世界各地的橋梁,您都可以在5D影院里面體驗。
目前,世界排名前10的跨海橋梁、懸索橋、斜拉橋、拱橋中,“中國造”均已占到6座及以上,橋梁博物館也通過模型和圖片,對這些類型的橋梁進行了全面展現(xiàn)。中鐵大橋局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劉自明介紹,橋梁博物館的建成開放,一方面為市民了解橋梁歷史、橋梁文化和橋梁科技提供了窗口,另一方面也為培養(yǎng)橋梁創(chuàng)新人才創(chuàng)造了平臺。
劉自明:有些學生通過參觀博物館,也增加了對橋梁專業(yè)的興趣。我相信這些來參觀的人群當中,未來一定會成長出一批杰出的橋梁工程專家。 武漢橋梁博物館位于中鐵大橋局橋梁科技大廈一樓,即日起,市民可提前24小時在微信公眾號“武漢橋梁博物館”上預約參觀,預約成功后可憑身份證入館。